钢材作业是共青装卸分公司支柱业务之一。但在2023年开年因国内钢厂受大环境影响持续亏损,进一步加强对成本的控制,贸易商资金收缩,钢材采购量加剧畏缩。面对重大冲击,共青装卸分公司根据分析,预计本年度原有钢材作业量将减少40余万吨,这是分公司所不能承受之重。如何突破钢厂成本壁垒,如何加强直接对话,是困扰共青人的一块巨石。
坐商改行商,是形势所驱。共青装卸分公司领导带队以迅捷之势开启了年度的“行”计划。以北方为基础,夯实原有业务体量,减少直接钢材萎缩的影响,尽可能地争取部分货源不流失。再者以长江为新业务开发增长点,将码头水深不足的劣势填补,契合长江内江船的装卸要求,提升自我造血功能,一保一增两开花。
长江行程初期并非一帆风顺。长江区域内钢厂大多有固定的合作方和成熟的配套运输,客户对于分公司的拜访甚至出现婉拒的情况,但作为共青码头而言,这一切的困难都不足以阻挡我们前行的脚步。经过多方联系,通过各种业务关系人介绍引荐,慢慢地获得了湖南钢铁集团旗下的两家钢厂接待机会。
当机会的大门开出一条缝,共青人在充分的准备下也开启一条业务的新通道。从到访介绍、优势展示、现状分析和未来展望,终于叩开湘潭钢铁集团的信任之门,对方在分公司到访的第二周即回访,对共青码头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以及现场勘验,从机械到场地、从人员到流程事无巨细的进行了考察,初步达成了合作的意向。
分公司领导班子经过严谨分析,提出了对于湘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务必将最大的诚意展现给对方。事实证明,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湘钢现场人员汇报分公司相应的情况以及提供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后,让分公司意想不到的收获出现了。湘潭钢铁集团以共青码头作为标底指定码头,开启了年度50万吨钢材的港口装卸招标流程。这一次的招标无论结果如何都会为共青码头带来每年50万吨的稳定钢材装卸业务,不但填补了可能出现的业务缺口,同时也打开了长江业务的新业态,实现长江内业务增长点的初衷在最短时间内收获成效,同时也为长江内其他钢厂企业提供了一个极为有价值的信息。
以共青码头为基本港的新合作模式是共青装卸分公司近几年以钢厂为业务根基的重大突破。突破单纯的业务合作关系,上升为伙伴一般的共赢局面。长江业务的开展一定是艰难险阻不断出现,而共青人也时刻准备着挑战困难,实现突破收获美好未来。“行”程从这开始,直至实现那最美好的未来。